動脈炎的癥狀是什么?動脈炎怎么治療?

動脈炎的癥狀是什么?動脈炎怎么治療?

動脈炎

  動脈炎分為大動脈炎和壞死性動脈炎兩種。主要為大動脈炎,它是屬于人體主動脈以及分支動脈或肺動脈的慢性進行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的一種。動脈全層呈彌漫性不規則增厚和纖維化,增厚的內膜向腔內增生引起動脈的狹窄和阻塞。該病嚴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生活中這種疾病并不是十分常見,很多人對于這種疾病的發病感到十分困惑,我們應該掌握的病的原因,并且及時的遠離它。

目錄

1.動脈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動脈炎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3.動脈炎有哪些典型癥狀
4.動脈炎應該如何預防
5.動脈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動脈炎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動脈炎的常規方法

1.動脈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關于動脈炎的發病機制,至今尚不明確,很可能是因為感染、中毒、藥物等因素影響身體,導致自身免疫功能紊亂,進而使動脈壁產生抗原性,但是人體免疫活性細胞對此并不能識別,與患者自身抗原接觸之后產生抗動脈抗體,加上動脈壁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形成了免疫復合物,沉積于大動脈壁而發生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病理改變。

  首先,動脈炎的發病和多種致病細菌、病毒、克次體、寄生蟲導致的感染有關。根據有關報道,80%的動脈炎患者發病初期會有感染的癥狀,感染可引起主動脈及其分支動脈或(和)肺動脈的變態反應性炎癥,其中以結核桿菌、鏈球菌最多見。本病患者可同時存在肺內或肺外結核,特別是動脈周圍及動脈旁有結核病灶者;81%本病患者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48%病人有結核病史;尸解發現大動脈旁有結核灶,病理所見有類似結核損害的郎罕巨細胞肉芽腫。

  其次,雌性激素是導致動脈炎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因為該病主要的發病人群為青年女性患者,可能與雌激素排泄量呈持續性高水平,而無正常雙期節律有關,雌激素過多和任何營養不良(如結核病)相結合,可使動脈壁遭受損害。

  再次,動脈炎的發病和遺傳因素也有一定的關聯。人類白細胞抗原(HLA)測定可見A9、A10,B5、B21,Bw51、Bw52,的檢出率高,故認為這些HLA表型與本病有關聯。據報道日本已有10對姐妹、母女等近親先后發病,且與HlA-Bw4。有關;北美本病患者與HLA-MB3相聯。

  最后,自身免疫反應也是誘發動脈炎的原因之一。動脈炎活動期與早期常有關節痛、四肢肌肉酸痛、全身疲勞無力、低熱等風濕表現,血中丙球蛋白及01一02球蛋白異常增高,CRP陽性、抗鏈'O'滴度升高、抗主動脈抗體效價增高,IgG、IgA、IgM增高,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有效等特點,目前公認本病屬自身免疫性風濕病之一。

2.動脈炎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據530例大動脈炎的分析,約15%患者發生了并發癥,其中90%患者僅有1種并發癥,10%患者產生2種并發癥,以發病后5年內發生并發癥最多(70%)。在76例共發生85次并發癥中:腦血栓27例次、心力衰竭18例次、主動脈瓣關閉不全11例次、失明9例次、心絞痛6例次、心肌梗死5例次、腎功能衰竭4例次、腦出血3例次、主動脈夾層1例次、鼻中隔穿孔1例次。日本曾報道大多數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力衰竭也可由于嚴重高血壓所致,不伴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經藥物治療后大部分患者心力衰竭得到控制。少數患者表現為中心動脈壓升高、引起心臟擴大及心力衰竭,但兩上肢無脈,在診斷上應引起注意。個別患者產生冠狀動脈竊血綜合征(coronary steal syndrome)。危害最大的是腦缺血及持續性高血壓,亦是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3.動脈炎有哪些典型癥狀

  在動脈炎疾病急性期,可以出現非特異性的全身癥狀,如發熱、盜汗、軟弱、肌肉關節痛、厭食、嘔吐、心悸等。受累局部動脈可能出現壓痛。血沉加速。由于臨床表現缺乏特征性,此期常不能作出診斷。

  慢性期突出的表現為血管狹窄或閉塞所造成的一系列相應部位缺血的綜合征象和局部血管雜音。也可出現繼發的心臟改變。由于病變部位和血管狹窄程度各例都不同,臨床表現也變化多端。并且此病可見于兒童到老年的各年齡組中,但絕大多數在30歲以下,好發于青年女性。

4.動脈炎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疾病是減少疾病發生的重要途徑,預防該病分為三個方面,每個方面的具體措施介紹如下:

  一是防止可能的誘因,居室不宜過冷和潮濕,溫度要適宜;預防感染,加強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生活規律;加強營養,不可貪冷飲和過食肥甘厚味之品,忌食辛辣食物和忌煙酒。

  二是因為該病發病初期進行診斷難度較大,但是有下列一種情況,應考慮本病:全身發熱,關節或肌痛,單側或雙側肢體出現缺血癥狀,頭部缺血癥狀,頑固性高血壓癥狀,血管雜音等,應及早就醫明確診斷。

  三是需加強全身營養、身體鍛煉、生活規律、勞逸結合、心情舒暢等。

5.動脈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動脈炎常規檢查并不會出現特異性檢驗指標,僅僅可以觀察到輕度或者中度的正色素性正細胞性貧血,血清白蛋白輕度減低,血清蛋白電泳示α2球蛋白增高,血清轉氨酶及堿性磷酸酶活性輕度升高等。比較突出的檢驗異常是血沉增快,和C一反應蛋白定量增高。

  患者可以選擇動脈活細胞檢查,大部分患者的額前動脈以及枕動脈活組織檢查是確診動脈炎最可靠的手段。顳淺動脈活檢的陽性率在40%~80%之間,特異性 100%。由于動脈炎病變呈節段性跳躍分布,活檢時應取足長度,以有觸痛或有給節感的部位為宜,并做連續病理切片以提高檢出率。顳動脈活檢比較安全。一側活檢陰性可再作另一側或選擇枕動脈活檢。

  進行顳動脈造影對動脈炎的診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通過檢查能夠發現顳動脈管腔不規則及狹窄等改變,也可作為顳動脈活檢部位的指標。患者還可以選擇性大動脈造影,疑有大動脈受累時可進一步作選擇性動脈造影,如主動脈弓及其分枝動脈造影等。

6.動脈炎病人的飲食宜忌

  動脈炎疾病的治療難度大,很多患者出現久治不愈現象的原因是飲食上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因此動脈炎的飲食和治療同樣重要,患者切不可忽略飲食調節的輔助作用。臨床上很多患者對飲食調節的問題感到困惑,那么動脈炎患者怎么調整飲食呢?

  對患血瘀阻絡型者,宜食具有活血作用的食品如生姜、雞、鴨、山楂、藕、栗子、荔枝等,宜熱服、忌生冷、忌食澀味收斂之品;對熱毒型病人宜食清熱解毒易消化的食物,如綠豆、梨、西瓜、百合、苦瓜等,可飲用菊花茶、金銀花露,或用荷葉、竹葉煎湯代飲。

  忌食辛辣、燒烤、肥甘厚味及魚腥發物等助濕生熱之品;氣血兩虛型,宜食營養豐富的滋補之品,如瘦肉、海參、牛奶、雞蛋等,可用黨參、黃芪、當歸燉雞,或用黨參、當歸、熟地、白術、大棗等燉牛肉食用;陰寒型患者宜進食溫熱滋補之品、如羊肉、狗肉、山藥等,忌食寒涼生冷食物。

  患者在生活中應該遠離煙酒,吸煙是動脈炎的一個重要因素。煙草中的尼古丁是縮血管物質,吸煙后可使皮膚血管收縮,血流緩慢手指或腳趾皮溫明顯降低。因此,預防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首先要積極戒煙。肢體飽暖對該病的恢復又有很大的幫助,患者注意保護肢體,尤其是冬春季應避免受寒、潮濕每天用熱水洗手、洗腳,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避免外傷是患者恢復健康很重要的一方面,當然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堅持體育鍛煉也是很重要的。鍛煉可增強體質和抵抗力又可改善血液循環;這對防止感染避免發生下肢壞死有益。

7.西醫治療動脈炎的常規方法

  大動脈炎是由于機體先天稟賦不足,外邪內侵,阻滯經脈,內攻臟腑所致,本病常因虛致實,或虛實夾雜,使病情錯綜復雜,臨床辨證分6型治療。

  1、風寒濕痹阻

  主癥:發熱,周身倦怠乏力,下肢沉重,關節酸痛,胃脘痞滿,患肢動脈減弱或無脈,舌質淡,舌苔白,脈沉細或細弱,多見于大動脈初期。

  治法:益氣溫陽,散寒祛濕,活血通痹。

  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

  生黃芪15g,桂枝6g,炒蒼術12g,赤,白芍各10g,薏苡仁15g,茯苓15g,羌活10g,防風10g,當歸10g,川芎6g,雞血藤15g,生姜12g,大棗5枚。

  2、陰虛內熱

  主癥:低熱或午后潮熱,心悸,頭暈,四肢酸軟乏力,肢體關節疼痛,口干,舌質紅,舌苔薄白,脈細數,多見于大動脈炎急性活動期。

  治法:養陰清熱,活血通絡。

  方藥:養陰活血湯。

  生地30g,玄參30g,赤芍30g,雞血藤20g,當歸15g,青蒿15g,白薇15g,丹皮15g,牛膝15g,川芎15g,黃芩10g,甘草6g。

  加減:伴有心煩,口苦,面紅,眩暈,頭痛,血壓高者,證屬陰虛陽亢,方用天麻鉤藤飲合杞菊地黃丸加減,如天麻10g,鉤藤10g,黃芩10g,桑寄生15g,枸杞子15g,熟地30g,丹皮15g,茯苓15g,丹參30g,甘草6g。

  3、濕熱瘀阻

  主癥:周身困重倦怠,低熱不退,肢體麻木,關節游走性疼痛,胃脘痞滿,納差,便溏,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濡細,多見于大動脈炎活動期。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通絡。

  方藥:甘露消毒丹加減。

  茵陳15g,黃芩10g,連翹10g,滑石15g,薏苡仁15g,蘇梗10g,藿香10g,菖蒲10g,郁金10g,丹參15g,路路通10g,木通6g。

  加減:如頭沉重身痛者,去木通,加蔓荊子,胃脘脹滿者,去滑石,木通,連翹,加蒼術,炒枳實,佛手。

  4、氣滯血瘀

  主癥:精神倦怠,面色晦暗,肢體疼痛或麻木,女子經行不暢或閉經,患肢皮色蒼白,發涼,動脈搏動減弱,舌質暗,舌苔薄白,多見于大動脈炎穩定期。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

  方藥:活血化瘀方加減。

  忍冬藤60g,玄參20g,當歸10g,丹參30g,薏苡仁30g,川芎15g,赤芍15g,海風藤15g,桃仁12g,紅花12g,桂枝9g,甘草12g。

  加減:下肢無脈者加牛膝,土元;胸悶氣短者加厚樸,土茯苓。

  5、脾腎陽虛

  主癥:全身怕冷,腰膝酸軟,食少便溏,肢體發涼,倦怠乏力,舌質暗淡有瘀斑,脈沉細,見于大動脈炎穩定期。

  治法:溫腎健脾,散寒活血。

  方藥:補腎活血湯。

  熟地30g,桑寄生30g,當歸15g,雞血藤15g,牛膝15g,補骨脂15g,川芎10g,紅花10g,白術10g,茯苓15g,仙靈脾15g,狗脊15g,陳皮10g,甘草6g。

  6、氣血兩虛

  主癥:身體虛弱,倦怠無力,面色萎黃,頭暈,心悸氣短,視物模糊,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沉細或無脈,見于大動脈炎后期嚴重缺血期。

  治法:益氣養血,活血通脈。

  方藥:顧步湯加減。

  黃芪15g,黨參30g,石斛30g,雞血藤30g,當歸5g,赤芍15g,牛膝10g,白術10g,地龍10g,甘草6g。